![]()
文/John Wallace
十多年前,法國里昂一大的一個小組在實驗室中表明,當超快激光脈沖產生的光絲通過迷霧時,它們的衰減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多,因為當光絲本身被阻塞時,它從周圍的“光子浴”吸回能量,補充光絲中的能量。[1]
現(xiàn)在,瑞士日內瓦大學和德國通快公司(Trumpf Scientific Lasers)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由皮秒激光器產生的光絲,再次在實驗室中穿過迷霧創(chuàng)建出一條路徑,這條路徑可能允許其他類型的激光束不受阻礙地穿過迷霧和云層。[2]這種通過皮秒激光在迷霧或云層中“開辟出的無障礙通路”,具有很多潛在應用,包括自由空間通信、遙感,或更為深遠地改變局部天氣。
沖擊波清除霧滴
在實驗裝置中,利用通快的Dira碟片激光器產生具有1.3ps持續(xù)時間、波長1030nm、能量100mJ的脈沖光,該輸出光被輕微聚焦到40cm長的迷霧室中。激光器的重復頻率在100~1000Hz之間變化,平均輸出功率為10~100W。
迷霧通過排氣口吹到激光束上,為光束提供總共約50cm長的迷霧路徑。迷霧本身由平均尺寸為5μm的液滴組成,但其濃度比典型的室外迷霧的濃度高約100倍。
飛秒激光產生了三至四根光絲,其大約承載總光束能量的15%(其余光提供光子。。將光束成像到一個屏上,然后通過光學濾光片CCD照相機成像,該光學濾光片完全阻擋由空氣中的非線性光學相互作用產生的較短波長的連續(xù)譜,但是僅部分阻擋基頻波長。
通過迷霧的光束透射率從100Hz重復頻率下為0.1%,到1000Hz頻率下為32%。在更高的透射率下,整個光束路徑上,而不僅僅是成絲自身的路徑上,迷霧統(tǒng)統(tǒng)被清除掉了。研究人員假設,光絲中液滴中的能量沉積產生減壓(0.5atm)通道,并且空氣中由此產生沖擊波,從光絲以及更大的光束路徑噴射液滴。
雖然重復頻率為100Hz光束中的脈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光束路徑中清除液滴,但是脈沖之間的時間足夠長,使得光束中的液滴在脈沖之間得以補充(見圖1)。但是重復頻率為1000Hz的光束將產生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這使得液滴在脈沖之間沒有時間重新進入光束路徑。
參考文獻
1. F. Courvoisier et al., Appl. Phys. Lett., 83, 2, 213 (Jul. 14, 2003).
2. L. de la Cruz et al., arXiv:1612.08276v1 [physics.optics] (Dec. 25, 2016).
版權聲明: 《激光世界》網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激光世界》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激光世界》雜志社。 |
![]() |
友情鏈接 |
首頁 | 服務條款 | 隱私聲明| 關于我們 | 聯(lián)絡我們 Copyright© 2025: 《激光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